2024-03-1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2024年3月15日,同看京津冀大发展——暨“小初高大”思政课联合教研活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联研教室成功举行。师生共同站在历史发展的当下,通过一节思政课感受十年巨变。这是一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学段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一体的大思政联研现场展示活动,旨在发挥京津冀三地不同学校的各自优势,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符合不同学段学生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联研活动,从而实现循序渐进育人、螺旋上升铸魂的良好效果。
2023年3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3所高校和教科研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淀区31所中学、35所小学现场结成23对“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12月12日,八一学校、北师大三附中等海淀区一体化第四协作组成员,在八一学校讨论了中华文明的自信从何而来,感受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昂首阔步。时隔百日,大家依约而至。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五周年的时刻,再次齐聚八一,同看京津冀大发展。
本次联研活动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委、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指导,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八一教育红色联盟教育协作体、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河北省张家口第六中学、河北阜平八一学校共同参与。
参加本次联研的嘉宾有:中共海淀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吴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负责人、中教研副主任赵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副主任刘娟、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校长白计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信创资本、颗粒教育董事长冯国馨,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党委书记牛震云、各位副校长以及老师们。
同时,张家口六中李军书记线上参会,阜平八一学校高娟娟书记兼校长在上课现场参会。还有来自四川都江堰、江西南昌、新疆喀什等全国各地,4000多人次线上实时观看联研活动的教育同仁。本次联研由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中政治教研组长靳荣老师主持。
探索创新
绽放八一思政华彩
活动伊始,北京市八一学校党委书记牛震云,以“在八一探寻思政育人新能量”为主题,为本次活动致辞。八一学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集团教育优势开展一体化大教研活动,以教研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她回顾了近年来八一学校思政课堂的创新实践:2019年12月,八一学校同京冀新三地五校中小学生同上“祖国故事会”精品思政课,探索跨区域线上思政课学习模式;2020年6月,召开四地十校八一军旗红主题思政课,通过组织教育的大载体,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2021年7月,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思政教师,设计拍摄《读史明志、薪火相传》党史专题片,为思政课实践提供有效支持;2021年9月,学校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专题教学,分学段开展了系列教学研究;2021年4到10月,组织两轮思政话剧《前夜》创作和演出;2021年12月针对“依法治国”主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研究,开展了“良法善治,护航美好生活”的示范课研讨;2022年3月联合五地六校在光明网上一起组织了“从冬奥会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政活动课;2022年3月,八一学校小初高三个学段联合国际关系学院开展了“国家安全主题”的云端示范课;2023年12月,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纵古贯今、文明共传承”思政课一体化现场展示课活动,大中小学段学生、教师同上一个主题,开启先河。
时至今日,八一学校在思政一体化工作中再次精准聚焦国家发展的重要里程——“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这一关键时刻,展现发展历程、共话生活巨变,以学生视角探寻十年精彩。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向,与课程同频,探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路径;凝练新课程背景下,不同学科、不同学段融合教育教学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法,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扶持生命向阳生长,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
协同合作
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中共海淀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吴谨发言,主题为“海淀区思政一体化协作组的实践与创新”。她说,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给思政老师们提出了历史性使命。
2023年,在总书记思政课重要讲话四周年之际,我区正式成立了23个一体化共同体,共同体发挥中学“腰”为牵引,将小学和大学“牵”起来。今天我们看到的,正是以海淀区一体化第四协作组为代表的群体,以北师大三附中、八一学校为个体代表,在思政一体化工作中,立足本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构建极具集团特色的思政体系,在近年的实践中,形成横向跨校区融合、纵向跨学段有效衔接,具有实效性和推广性的思政课一体化研究新模式。
吴谨副书记表示,小初高学段不同,课程标准不同,如何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教研上形成一体化,给老师出了难题。我们在春天播下种子,经过辛勤工作,一定会到秋天获得丰收。希望在座的教育者们,携手前行攻克这一难题,共同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研讨交流
形成学校特色方案
北京市八一学校课题组成员、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李华伟,就思政一体化教研机制的研究与实施,作主题为“拔节的力量、小初高一体化教研”的分享。
八一学校立足课程标准以及统编教材内容,一方面构建小初高思政课教学细目表,全面梳理各学段、各年级不同领域知识内容以及所落实的学生核心素养点。同时,结合时事,学生关注热点,聚焦思政课大主题。围绕主题,各学段思政教师系统梳理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的教育内容,明确不同学段知识层次的递进、发展关系,统筹好思政课德育目标一致和内容梯度的科学衔接,实现全过程育人。
为了保证跨学科课程的高效研发与实施,学校由教学部门统筹规划,各学科教研组抽调学科教师,组成跨学科课程开发团队。由思政教师牵头,从思政课中选取主题、模块,以此为牵引,统筹多学科,学科间协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地完善育人体系。多学科横向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云端联动
共享智慧双师课堂
借助双师课堂的视角,北京市八一学校穆芳芳老师和河北阜平八一学校张曼华老师,带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本次双师课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精神,不断增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树立文化自信。
课堂以两校校训为导入,引出学生们熟知的八一学校红色基因及红色精神。接下来,召开中国精神故事会,感受和体会中国精神如何汇聚磅礴力量,认同和尊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进而,在故事会主人翁身上体会的优秀品质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探究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核心”的内涵,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秉承八一“继往开来、开拓无前”校训,激发学生心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大中小贯通
同看京津冀大发展
围绕“协同的力量《同看京津冀大发展》”这一主题,在跨学段主题式研究的思政课堂中,来自京津冀三地四校的小初中高四个学段的师生,分别为大家带来四节线上思政课。
小学学段:北京市八一学校李艳燕老师,以“京津冀、瓣瓣同心”为微主题,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真实生活调研、采访家长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京津冀地区人们的生活变化,理解习爷爷所说“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含义。感悟在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中,我们都是身在其中的主角,个人成长都将同家乡的发展,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初中学段: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李俊美老师,以“瓣瓣不同、瓣瓣同心”为微主题,以北京首钢搬迁河北曹妃甸的经典案例引入,让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谈谈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成就,进一步认识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三地发挥不同的优势,形成发展合力。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做好职业规划,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学段: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宇教授,以“历史文化视野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微课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展开,由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天津古文化街的新闻事件,联系到天津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历史,进而介绍京津冀沿线城市发展运河文化的一些具体举措,并由此延申到整个京津冀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
深耕细研
助力教研专业发展
别开生面的课堂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主任赵岩,对跨学段线上思政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分别带来精彩点评:第一,思政课的价值体现在哪?思政课是思政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和阵地。一节课应当解决真问题、真困惑,收获真知识,启发真行动。学生在课前课后,是否发生变化?课堂的议题和内容,是否与课标要求相匹配?第二,一节四十分钟的课,我们能做什么?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方方面面讲透,该怎么办?思政课未必是越大越好,从一个小点切入,让学生去感知和理解,形成逻辑认知,去付出行动。第三,如何讲好故事?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切身感受,需要更多地让孩子聚焦于讲自己身边的故事,并带来感动,最终认识到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人,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副主任刘娟发言。她表示,今天的思政联研让她心潮澎湃。她感受到了京津冀三地思政工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看到了八一学校教育集团立足红色根脉形成的鲜活的育人实践,以及突出的党建工作;也看到了海淀区用务实的抓手和平台指导红色共同体的发展,在全市发挥了特别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还看到了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建设,八一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模式、备课方式、教研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打造的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在多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向阳生长
共话思政新课堂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宇副院长:今天非常有幸通过参加教学展示,得到了向中小学同行学习的宝贵机会,深切感受到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学的规范性和亲和力,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要求落到了实处。期待今后再有机会向老师们学习。
天津大学大三年级 刘洋:北京,作为首都,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天津,凭借其独特的港口优势和工业基础,成为北方经济的重要引擎;河北,则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两地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京津冀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辈青年,应将个人志向融汇中国梦,共创京津冀新发展!
天津大学大三年级 曲双双:文化的传承。它见证了天津的繁荣与发展,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如今,这条运河已经成为天津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张老师详细介绍了这段运河发展的历史,让我深切感受到天津历史的厚重感,更为天津的古建筑与现代风光沉迷。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河北的寺庙”,京津冀这片土地的历史深厚,为如今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信心十足,促进其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八一学校四年级8班 秘子涵:本次道法公开课令我收获颇丰。通过查阅比较京津冀协同发展前后的照片,我们发现京津冀通过采取植树造林、建设候鸟休息区等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成功打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城市。通过小组分享,我还学习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经济、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认识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一学校四年级8班 谢亦璿:这个活动让我们认识到了京津冀的合作历程和三地的变迁。让我们从小便可知道京津冀的合作。像这样跨学科,跨年级的课程,每个老师都讲的生动有趣,高年级,甚至大学的大哥哥姐组也来与我们一同上课。这让我感到十分开心,而且我们在一起合作得非常愉快,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我希望以后能多开展些这样的活动。
八一学校五年级3班 朱盼兮:上完今天的课,我了解了中国精神的核心。假如每个人的生活就是在攀登一根属于自己的巨柱,而精神追求就是巨柱上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旦消失,人便没有了攀登柱子的动力,生活随之崩塌。若说精神追求是指引我们攀登柱子的灯,精神就是攀登柱子的绳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成长为新一代的志臻少年!
八一学校五年级3班 李昊达:今天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精神,这是让我们民族屹立不倒的核心内涵。中国精神如同一只拳头,汇聚了中古力量,铸造了中国梦,发扬了中国魂!我们要成长为未来的栋梁,更要传承中国精神,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