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07-27

      2022年7月11日上午9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一层报告厅成功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黎歌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蒋旭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主编张永平等,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来自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分别作主题发言。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教授出席并致辞。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教授、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雷鸣书记代表天津大学党委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总结回顾了自2017年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强工、厚理、振文、兴医”学科发展理念以来,天津大学人文社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骄人成绩。雷书记指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刘娜教授团队长期耕耘的结果,希望课题组能够以项目研究为契机,依托学校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开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打造出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实践应用性的成果,为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为更好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智慧。



      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娜教授,代表课题组对项目研究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重点难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强调项目研究将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新理论、新观点,力争准确把握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总体情况和建设情况,努力设计出动态的、有弹性的、科学性强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陆续产出优秀成果。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后对项目研究的前期工作和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就项目未来开展研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强调,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不能过度依赖技巧,不能搞简便易行、放之四海皆好用的所谓模型,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原点,解决好经验和超验相统一的问题,坚持科学导向和价值导向的统一性,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注重定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项目研究真正服务于党和人民。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指出,项目研究应紧紧围绕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紧密结合思政课的特点,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建立多维的评价模式和复合型评价指标体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对现实问题的解决。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指出,该重大攻关项目研究应紧扣项目标题,明确“新时代”与以往有何不同,“教学质量”应如何来评价、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是谁来评价、怎样评价、运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等等,都是该项目必须解决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强调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加强同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充分了解教育部社科司的要求。教学质量检测的核心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这就要求科学、准确界定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学质量等核心概念。项目研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落脚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操作的问题,必须深入调研,着重把握评价标准制定的复杂性和定向性。此外,他还强调在评价体系和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差异化问题,特别是教学对象的差异化、教学课程的差异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差异化问题等。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黎歌教授指出,重大攻关项目研究必须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要旨和关键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有限研究,抓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评价设计原则应紧紧围绕思政课设计的指挥导向,明确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反对形式主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蒋旭东从成果产出和转化的角度出发,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应坚持目标导向,明确评价的目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要抓重点、聚焦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

      聆听了与会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后,课题组主要成员认真听取意见,并分别从不同角度补充汇报了相关内容。



      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佘双好教授指出,课题研究将进一步审题,明确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区别,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的区别,教学评价体系和测评体系的区别等,进一步删繁就简,抓住重点,同时立足现实,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海波教授强调,该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原则性问题是“为了谁、培养谁”,不仅要完成基础性研究,更要落脚于改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是研究的主旨。从方法上看,应从最基本的事实出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并注重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多维度的做好评价体系研究。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春秀副教授指出,当前正处于第四代教育评价浪潮的建构阶段,出现了许多新趋势,必须进行理性判断。思政课必须承担国家、个人发展的双重责任,还要将大数据技术充分融合到评价中来。当前思政课还存在着评价投入多、产出少等状况,这些都是未来研究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兰英教授指出,项目研究要注重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在新时代的形势下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成长规律。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思政课的要求以及讲述的内容、方式、方法都不同,要与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相符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讲深、讲活、讲新,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丛屹教授针对该项目分享了自己主持的天津市重大项目的实践经验,指出在全市范围内听评课的数据需要做到科学、客观、公正、严谨,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参考价值。

      项目评议组组长侯惠勤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对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予以充分肯定,指出该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意义重大、研究难度也大,建议在项目研究中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把题目吃得更深、深透,适当收缩阵线、集中问题。在研究思路上,要坚持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动态指标、动态效果以及主体融合的实效性等问题。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对与会专家表达感谢。肯定了此次项目研讨会的成功和成效,感谢与会专家提出的中肯建议。对以刘娜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团队给予了充分肯定,期待项目研究能够继续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联合攻关,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好项目研究工作,以期打造天津大学的优秀品牌。

      最后,会议进入课题组自由讨论阶段,在掌声中宣布成功闭幕。

 

通讯员 孙一诺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