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新时代 |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魂育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2023-11-27

近年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大学马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鲜明导向,夯实高校铸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地。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天津大学考察,为学校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等事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全国较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2019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现已建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6个二级学科。当前,天津大学马院正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相关学科联动发展,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

2023年开学伊始,在天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堂上,法学院原党委书记杨欢为大三同学深入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学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和三位党委常委组成了“特殊授课小组”,担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授课工作。“我们来自不同的学科,在讲授思政课的同时,也在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学科生长点。在这当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到切实的引领作用,是天津大学‘第一学科’。”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说。

杨贤金每年多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他对这幢位于学校中轴线位置的绛红色小楼的一面墙印象深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心”“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等多块铭牌挂满了墙面。依托这些平台,天津大学马院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体系化、学理化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地。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能力


经过持续建设,天津大学马院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等系列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众多优秀科研成果。近年来,累计承担马工程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马工程、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7项;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四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其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丛书”入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天津大学马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202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入选的15部作品目录,天津大学马院教师集体编写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讲》名列第六。2022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等编写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入围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物。

为了讲清楚“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除了讲好高校思政课,天津大学马院还积极开展理论宣讲,5年来总计开展千余场,足迹遍及全国10余个省区市,受众超30万人;获评中宣部“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

充分发挥全国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天津大学马院举办了“党的二十大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话语体系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坚守与创新”等学术会议。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坚持每年举办天津市研究生创新论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博士生论坛。2017年,学院创立了“思想时空”论坛,持续邀请国内外名师大家与学院、学校师生面对面,积极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促进学术交流。党的二十大后,天津大学马院即着手编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研究丛书。

天津大学马院构建新时代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日常思政、智慧思政相贯通的经验成果辐射带动区域、周边特别是西部地区近百所学校构建新时代思政课“三个贯通”协同育人体系;与兰州交通大学、海南大学、龙岩学院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与天津市50余所中小学开展“结对”共建,形成了区域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常态化联合培训、教学实践与科研一体化等系列机制,不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记者 孙美娟 通讯员 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