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022年1月5日,由天津大学与日本创价大学联合主办,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新媒体时代学校道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天津大学召开。中国方面,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德育工作教学研究人员、天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代表、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代表、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等20余位师生参加会议。日本方面,日本创价大学的教师代表、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立第六中学教师代表、东京都三鹰市森学园三鹰第五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带头人人刘娜教授担任主席,杨卫芳助理研究员主持。
张宇副院长首先代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会议致辞,对日方和中方学者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来自日本和中国两个国家的参会者尽管相隔千里,却并不觉得遥远。“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仅仅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想象,更是教育研究者就相关问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之道的原则追寻,期盼各位专家能够在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期盼今后能有适当的机会广邀同仁来我院继续深度交流。
开幕式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英才教授、学科负责人刘娜教授为此次会议作了基调报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强调“立德树人”。广大德育工作者减负历史与时代重任,应把握好自媒体这把“双刃剑”,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引领。话语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应从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同时需要看到,自媒体为青少年道德自觉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和空间。
主题报告环节。首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贺平副教授就智能时代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问题发表了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要变革,建立专门、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日本创价大学长岛明纯教授就新媒体时代下,牧口常三郎乡土思想中的道德性意义发表看法。他首先对于牧口常三郎的乡土思想进行详尽的介绍,指出现代人应重视自然、社会等所有环境与人的情绪的关系,同时把这种衔接关系的意义和价值,用于教育或人类的存在方式进行探讨,此类研究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副教授强调了着力构建“佛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认知基础、情感基调以及意志支撑和行动根基,从而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佛系”大学生群体中得以不断澄明和牢固。
创价大学董芳胜副教授对新媒体环境下,日本大学生的心理导向与日本社会结构的发展关系发表见解,指出,日本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大部分趋向于“个人主义”,而这种“个人主义”是存在极大缺陷。他从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学生心理导向比较,探讨了其与社会结构的发展关系。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的徐硕副主任从科学理解网络亚文化、科学分析网络亚文化成瘾、正确解决网络亚文化四个方面,解读了青少年亚文化的迅猛发展,对高中生的深远影响和解决对策。
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立第六中学教导主任川岛纪子从公立学校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出发,就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的转变发表了观点。川岛讨论了日本中学生自二战后道德转变的状况,介绍了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
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王曌从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丰富理念和实践层面,例举分析了天津大学附属小学从追溯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深厚教育意蕴;以经典诵读为主要载体,传承创新立德之道;借力大学独特文化底蕴,培植学子道德根基几个方面,对学校道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解读和阐释。
日本东京都三鹰市森学园三鹰第五小学教师北野明子从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了日本小学的教育实践,认为道德教育是特殊学科,需要学生内化于心灵,通过例举日本小学生道德课程设计的思路和问题链,传递了日本小学细腻的道德教育思路和培养模式。
最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靳莹作总结致辞。她表示,这是一次愉快的交流,也是一次成功的会议。我们跨越学段、学科和国家,相聚在一起,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学生,理解他们,教好他们。道德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知识传授相辅相承。影响学生一生,影响社会风气,影响国家长久发展。我们的议题非常重要且实用,希望中日学者有更多机会进行学习交流。会议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会议,气氛热烈,观点新颖,为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和教师如何有效适应和运用新媒体,创新和拓宽大中小学道德教育思路和方法,夯实了基础,开拓了视野,取得了积极成果。
(文/杨卫芳 图/胡明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