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4月14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在柳洲教授带领下,走进天津市邮局海关作业现场,开展以“国门安全 邮我守护”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海关查验流程,让师生们在实景课堂中感悟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
在海关邮局作业大厅,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国际邮包查验的标准化流程。从X光机扫描到人工开箱,从生物样本检测到违禁品拦截,每一步都如同精密齿轮守护着国门安全。“一个普通邮包可能藏着生态危机的种子!”海关工作人员展示的非法入境植物种子、濒危动物标本等查获物,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邮路安全无小事”的深刻内涵。
“搜!”随着训导员指令,检疫犬迅速在模拟邮包中精准定位禁止携带进境物品。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海关卫士”,凭借敏锐的嗅觉成为生物安全防控的隐形尖兵。它们能识别数百种禁止进境物,从生鲜水果到珍稀动植物制品,用忠诚与专业为国门筑起第一道生态屏障。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检疫犬不仅能大幅提升查验效率,更在无形中守护着国家农业生态与公共健康的底线。同学们表示:“当思政课遇到海关犬,国家安全教育瞬间鲜活起来。”
在“筑牢首都护城河”主题展室,师生们深入了解海关邮局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重要职责。展室内陈列着近年来查获的涉政、涉黄、涉宗教问题的不良书刊、影像、杂志等,这些物品通过邮路试图进入国门,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潜在威胁。通过实物展示与案例分析,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文化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看似普通的书刊,背后可能隐藏着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危险思想”,海关工作人员的讲解引发师生深思。
“海关作业线就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柳洲教授在总结时指出。此次活动将抽象的国家安全理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岗位责任,实现了国家安全教育从“认知”到“共情”的跃升。今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