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访改革前沿 讲时代故事——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赴广州、深圳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2025-05-23

为了切身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挖掘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5月11日至5月15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集体赴广州、深圳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活动首日,教研室教师们先后参观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和广州解放纪念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文历史沉淀最为深厚的烈士墓园之一。墓园中的“浩气长存”牌坊、烈士之碑和七十二烈士之墓冢庄严肃穆,古朴厚重,让教师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气概。广州解放纪念碑是为纪念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广州解放而建。昂首挺胸的解放军战士雕塑和碑体四角所篆刻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印章使教师们共同想起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5月12日,上午,教师们来到了被称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教师们既观赏了古建筑间的南粤匠心,也感悟到以传统工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下午,教师们赴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调研。在调研座谈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朱亚坤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副主任李丽先后介绍了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方式等基本情况。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双方就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课堂创新、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增进了两院之间的了解,还为双方今后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双方一致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繁荣发展。

5月13日,教师们先后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和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国内惟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中,教师们详细了解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历史,深刻感悟了黄埔军校所代表的“爱国、革命”精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是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之一。在纪念馆中,教师们全面了解了1926年毛泽东主持开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过程,也切身体会到星火燎原的革命精神。

5月14日,上午,教师们先来到矗立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青铜像的邓小平铜像广场,随后又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馆,全面了解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体悟改革开放以来南粤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午,教师们又集体乘船参观了港珠澳大桥,并听取了讲解员对港珠澳大桥整体的介绍。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突出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教师们在听取讲解和参观过程中近距离感受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5月15日,教师们最后来到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亲手栽植的榕树前,表达了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深切的怀念。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广州和深圳同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此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赴广州和深圳的实践研修活动有助于思政课教师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基础,对于提升教师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